《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赤穗化成與Creatives將於5月5日舉辦合作活動「電競對策BREAK OUT」!   日本埼玉縣將線上舉行電競祭典「eSports SAITAMA FESTA 2021」   「Resident Evil SHOWCASE|April 2021」釋出惡靈古堡8:村莊最新宣傳影片以及體驗版情報!   兩款新色 DualSense 無線控制器自下個月起發售   《The Dark Pictures: House of Ashes》威脅四伏   《Demon’s Souls》教會特技表演者的肢體動作二三事   Puzzle & Dragons中加入「東京卍復仇者」與「炎炎消防隊」角色!週刊少年合作活動開跑!   「TGS2021 東京電玩展2021 Online」終於開始了!將一連四天發表最新遊戲資訊! 

從 Maker Faire 看深圳自造者生態:山寨城市已蛻變為亞洲「自造者的矽谷」

商業

台灣的第二屆《Maker Faire》 自造者嘉年華會已經在 5/24(六) – 5/25(日) 於台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圓滿結束,而對岸的深圳 Maker Faire 制匯節則是邁入第三年,已在上 (4) 月 6 日-7 日熱鬧舉辦過了。

  • 進入創客商業化元年

經過三年的發展,深圳的 Maker Faire 已有很大的蛻變。連三屆擔任主辦方的 Seeed Studio,其活動負責人黃建業即指出,從 2012 年的自造者(中國稱創客)交流、2013 年的活動品牌建立,到今年則進入「創客商業化」的元年,許多企業皆從關注到投入了這場盛會。

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 Intel。該公司去年 10 月首度現身羅馬的 Maker Faire,由其 CEO Brian Krzanich 在 Maker Conference 上發表其於其 Quark 晶片且相容於 Arduino 的 Galileo 開發板,引起不小的話題。這次在深圳,Intel 再次現身會場,搭建了以 Galileo 為主題的形象館,看得出對於 Maker 這個社群的耕耘,Intel 是玩真的!(接著的台北 Maker Faire,Intel 也是贊助商,該可以看到它端出的是什麼菜。)

  • 從山寨到自造者城市

從 Maker 到 Startup,已是愈來愈明顯的一個發展趨勢,不過,不像軟體、網路創業,Maker 的創意少不了硬體設計與製造,而這也是要走到市場需跨越的很大門檻。

相較於其他地區,深圳有著很不一樣的條件,讓它具備了「創客商業化」的絕佳優勢。這裏是全球製造的大本營,又具備由「山寨機」而建立起的完整、快速生產體系,如今將這些條件轉向來支持 Maker 走向 Startup,正是剛好而已。

「深圳已是個自造者城市!」親身參與深圳這場盛會的 Makerbar 創辦人闞凱宇 (Kamm) 說:「吸引全球自造者來到這個城市圓夢的理由,正是因為這裏已發展出完善的自造者生態體系。」

深圳的這套生態系中,有四大關鍵組成,即 Maker/Makerspace、設計服務、硬體加速器及群眾募資,且來看看它們的發展現況。

  • Maker 和 Makerspace

想成為 Maker 的人愈來愈多,為何如此呢?「因為好玩,」Kamm 說:「想到什麼,就把它做出來吧!」

自己動手做的樂趣無窮,如今開放軟、硬體讓技術的門檻大幅降低,讓這些技術不再只是工程師可以掌握,包括設計師、駭客及一般人,都能成為玩家了。然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集結 Maker 們的 Makerspace 是激發自造創意的最佳溫床,在深圳的代表空間包括柴火創客空間、睿創空間和 TechSpace。

柴火創客空間

《柴火》是中國老資格的自造者空間,它的地方不大,但卻因不斷地舉辦分享活動,集結了龐大的社群,也蓄積了強大的創作能量。在這次的 Make Faire 中,他們也展出了社群夥伴的一些作品,包括土豪金可列印半米高物件的 3D 列印機,以及用智慧手機操控的自走小車機器人等。

睿創空間

與其他自發性自造者空間不同,睿創空間是一個由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發起的 Makerspace,成立於 2013 年 2 月。雖然如此,但睿創因結合了技術與創意,陸續做出了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例如可通過體感來控制家電、家庭偵測機器人和四軸飛行器等。

TechSpace

TechSpace 這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位於美國舊金山的 TechShop 吧。沒錯,TechSpace 與 TechShop 的定位很類似,也提供自造者打造實體作品所需的各種工具。在它的開放製造空間中擁有一個金工車間、一個木工車間、一個 CNC 車間,以及激光切割機、紡織品加工設備,一個包括電子開發和電子加工的實驗室,若干 3D 打印機和一堆手動電動工具。

不僅如此,TechSpace 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將 Makerspace、Co-working Space 和耗材商店等功能齊聚一堂,硬是要讓自造家一進門就可以準備閉關,等做出東西再出去吧。

  • 設計服務和 Marketplace

在美國,Adafruit、Instructables、Sparkfun 等單位可以說是 Maker 們最好的朋友 - 更貼切的說,即是 Maker 的軍火庫。在深圳,同樣定位也打出國際地位的,即是深圳 Maker Faire 主辦方的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

由於地處全球生產重鎮,讓 Seeed Studio 佔有極佳的戰略位置,成為歐美創客實現商品化的最愛。除了販售小量且獨特的開放硬體模組外,Seeed Studio 的特色定位是為 Maker 客製化其作品,而這些作品很多已在群眾募資平台上募資成功,只差量產化的這一步。

  • 硬體加速器

從創意到商品,需要走過一段重重門檻之路,一關過不了,就可能與量產無緣了。

孵化器(Incubator)和加速器(Accelerator)就是為了讓創意加速,而且能真正問世的機構,它們通常兼具創投的定位,這兩個名詞的差異不大,也有人稱統稱其為加速孵化器。在美國最有名的加速器無疑是 Y Combinator,其次則是 TechStar,而專注於硬體加速器,包括 HAXLR8R、Highway 1、Innoconn(富士康新部門,基地位於北京)、華強雲谷等,都與深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Haxlr8r

Haxlr8r 是個很難唸的名字,該公司解釋這是由 Hacker 與 accelerator 拼合而成,可以簡稱 Hax,而從名字就能看出他們是一個投資硬體創新項目的加速孵化器。這是一家矽谷底子卻座落於深圳華強北的公司,其輔導團隊成員很多都大有來頭,例如創辦人 Cyril Ebersweiler 就同時是 Techstars 和 500 Startups 的導師,而 MakerBot 創始人 Zach Hoeken Smith 也是導師之一。

Haxlr8r 的作法是在為期 111 天的加速孵化期中,盡全力協助創業團隊完成從草圖到原型(Prototype)再到大規模生產的快速躍進。這些從全球選出的團隊除了將得到 2 萬 5 千美元的種子基金外,也一同來到深圳的免費辦公室與導師們一同工作,這些經驗豐富的導師將針對產品原型、商業模式及生產、管理、行銷等各層面問題提出意見。

當 111 天的閉關期結束,就會來一場 Demo Day,Haxlr8r 會帶著所有團隊的創意到矽谷向投資人展示他們的成果。在這麼短的時間中要做出具說服力的東西,確實不容易,而 Haxlr8r 的訴求就是要讓創業團隊在短時間看清楚自己的點子到底行不行的通。

截至目前,Haxlr8r 已輔導過 40 多個團隊,最新一期的團隊招募則已經開始,預定 5 月 28 日截止,有意者動作要快了。

Highway 1

Highway 1 是 PCH International 旗下的硬體加速器,該公司的定位與作法和 Haxlr8r 差異不大,會提供遴選出的團隊 2 萬至 5 萬美元的資金,佔股 3%-6%。入選後會在四個月中,透過密集的課程去輔導創業團隊從產品開發、硬體的供應鏈管理到市場推廣的階段。這些團隊主要是在舊金山總部受訓,但會安排兩個星期的時間到深圳,與供應鏈製造商近距離溝通,而聯繫的中介單位則是在深圳的 PCH Technology。

華強雲谷

這是由華強集團成立的一個創客扶持平台,雖然同樣定位在幫助創業團隊將產品帶入市場,但與 Haxlr8r 及 Highway 1 的差異在於,華強雲谷的施力點在於「品牌行銷」,也就是為創業公司提供品牌規劃、營銷推廣、公關策劃、通路及電子商務等服務。

  • 群眾募資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平台如今已是許多人圓夢的最佳管道,對於創客,自然也是如此。透過這個管道,硬體創業團隊有機會跨過讓首批產品量產的資金門檻,也能透過募資平台的人氣來打響自己的知名度,並建立與客戶溝通的管道,可說是一舉多得。

群眾募資在中國稱為眾籌,最知名也最早成立的,該是點名時間(Demohour),由於架站門檻不算太高,接著有一堆同質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包括眾籌網(zhongchou.cn)、覺網(jue.so)、點火網(ditfire.com)、好夢網(haomeng.com)、追夢網(dreamore.cn)、淘夢網(tmeng.cn)、億覓(emielife. com)、4 個蘋果(4apple.com.cn)等等,大大小小的中文眾籌網站不下幾十個。

中國雖大,但有賣點的創新畢竟有限,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加上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的國際品牌效應,有好創意的創業家還是會優先考慮這兩家平台,讓很多中國眾籌平台的募資效益不彰,甚至有的開台以來從未成功募到款。相較之下,點名時間的牌子較大,也是創客較願意把產品丟上去的一個平台,因此在上頭還是持續可看到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硬體專案。

  • 從玩入道

身在台灣,同為製造底子,我們很難不與中國做比較。同樣在發展 Maker 運動,為何他們的 Maker Faire 已進入商業化的階段,我們似乎還在玩家階段?為何他們能成為全球創客嚮往的生產基地,卻不是我們呢?

身在電子科技媒體圈,這些問題困擾筆者許久,也寫過不少評析文章,結論大致就是,我們欠缺一套從 Maker 到 Startup 的完整生態系,因而曾打算跳出來做一個串連上下游的平台。然而,畢竟人薄言輕,而有資源的 TMI(創新工場/李開復)、Kick2Real(鴻海)等單位也開始運作,我還是回來做好自己的媒體角色吧。

回歸本位,或許也是台灣 Maker 運動差異化的一條路。就如同 Kamm 談自造者空間時所說的,「不同的文化皆可落地生根。」不同的主事者、不一樣的地區,都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可以有自己的在地化自造者運動,而「社群特色」不能用「加速」的方法讓它長出樣子來,需要耐心去培植和灌溉。

此外,我也在想,Maker 為了玩而動手,這無可厚非,但能不能結合「社會創新」的角度,用創意和社群力量來解決公民、社會或永續性的問題呢?也就是「從玩入道」,給創新更多溫度、更大感動呢?

延伸閱讀:

中國 Maker 聖地深圳正飛速崛起,台灣的「自造」氛圍也該甦醒了

準備前進中國創業?別去上海,中國未來的矽谷在深圳!

(轉載自合作媒體《創新曼波 1 》、《創新曼波 2 》)

台灣如何讓全世界看到我們自造、設計的龐大動能?深圳是非常值得參考的模式。

無論是自造者空間、硬體孵化中心、設計服務 …… 所建構出的活躍自造生態,正是台灣自造力再提升需要的活力。

6/7(六)Mixer X COMPUTEX,台灣頂尖自造者要以親身體會告訴你,深圳經驗可以如何啟發台灣: http://goo.gl/HVVZMZ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商業新聞

Add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