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超人氣戰術FPS《VALORANT》手遊版確定推出!   加入我們尋找彩蛋   完整再現肉感大腿…!萊莎2與DOAXVV聯動!「ライザコーデガチャ・2021」活動開跑!!   Puzzle & Dragons中加入「東京卍復仇者」與「炎炎消防隊」角色!週刊少年合作活動開跑!   為紀念「第88回 東京優駿(GI)」KONAMI全面監製的桃鐵風賽馬雙陸遊戲「桃太郎電鐵優駿」公開!   「白貓Project」將與動畫「咒術迴戰」舉辦聯名活動!周邊商品以及簽名板抽獎活動同步實施!   讓《Ghost of Tsushima》栩栩如生的精彩視覺效果製作過程   殺怪Roguelike遊戲《Curse of the Dead Gods》明天上市:7個遊戲提示不可不知 

【點矽成章:鄭志凱專欄】第三次工業革命已是世界趨勢,但台灣還在過小確幸日子?

商業

2014 年 6 月 18 日, 歐巴馬首次將一項民間的展覽帶進白宮。「自造者展覽」(Maker Faire)其實已經有 8 年的歷史,2006 年迄今,8 年中自造者展覽在世界 100 個以上的場地展出,累計參觀人數超過百萬以上,這次在白宮展出,無疑為近兩年來全球風起雲湧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帶來更高的能見度。

所謂自造者就是自己動手將一個創新的想法變成實體物件的實踐者,它跟 DIY(Do It Yourself)有很大的差距。時下常見的 DIY 多是原製造商將商品拆成若干組件,由客戶自行組裝成符合規格的成品(例如家具),或者是廠商提供標準的零組件,客戶花些巧思拼裝成自己喜好的成品(例如模 型飛機)。DIY 者多是消費者,而自造者則是發明人,創造者,甚至是未來的創業者。

在網路金童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其實今年也 43 歲了)宣告「軟件將吞噬世界」(Software will eat the world)的恐嚇下,自造者運動是一個即時的反彈。因為軟件對於數位經濟固然有許多貢獻,但也帶來許多威脅,令人隱隱不安。

  • 軟件市場無法解決基本問題且有壟斷的隱憂

首先在軟件市場中,贏者通吃的現象特別明顯,無論微軟、谷歌、臉書,一旦成了氣候,除了市場典範移轉,其他競爭者幾乎無力抗衡,結果往往一家獨大,市場被其壟斷。

其次軟件智能越來越高,辦公室中例行而重複性高的行政工作,已經逐漸被自動化取代,甚至於高端的決策,像海量資料這樣的工具也比人腦更為迅速牢靠。今天全球失業率高居不下,許多人認為肇因之一便是電腦取代人腦,造成了結構性的失業問題。

最後則是軟件發展的趨勢常常進入自我循環模式,解決了問題 A,產生了問題 B,解決了問題 B,又產生了問題 C,例如社群、隱私、資料安全都是陸續衍生的問題,而不是社會裡有待解決的基本問題,如能源、醫療、衣食住行等。

  • 硬件可以解決市場問題解決失業率過高

相形之下,硬件的創新較少以上的過失,壟斷現象遠不如軟件嚴重,除機器人外,硬件創新創造出來的新工作機會總比取代的舊工作多,而且相當高比例的硬件創新,其出發點在於解決市場現存的基本問題。這些都是硬件發展受到重視的背景原因。

其實矽谷著名的加速器 Y Combinator 的創辦人 Paul Graham 在 2012 年便宣稱硬件的文藝復興時代已 經來臨,這兩年 YC 選秀中硬件團隊被相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證之以最近幾件硬件公司的新聞,硬件創新確實重新抬頭,像是今年一月谷歌付出 32 億美金買下室內智能恆溫器 Nest 公司,兩個月後臉書以 20 億美元將虛擬實境頭罩先驅 Oculus 納入麾下,最近幾天,受到鴻海加持的運動攝影機大廠 GoPro 申請上 市,估計市值也高達 30 億美金左右。

  •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來臨,在於 3D 列印機技術的成熟

Paul Graham 的看法並不孤獨,經濟學人在 2012 年 4 月 21 日也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封面主題,認為繼瓦特發明蒸汽機、福特大量生產 T 型汽車後,以 3D 列印機為主軸的少量多樣製造技術,將為第三波的工業革命掀開序幕。

第三次工業革命之所以呼之欲出,有幾個因素:

首先當然是 3D 列印機技術的成熟和普遍。3D 列印機的價格自問世後急速下滑,最近一個售價 100 元的 Peachy Printer 在 Kickstarter 成功地募集到 60 萬美金(原先的目標是 5 萬元),讓尋常人等都可以接觸到這種技術。雖然目前 3D 列印機解析度不夠,成品表面粗糙,而且材質多為 ABS,只適合做為早期打樣之用,但許多研發單位正從不同角度的改進技術,有人將解析度提高到可以生產鏡片,也有人研究採用各種合金、陶瓷、或生物材質,使列印出來的成品更有可用性。

對數以十萬百萬計如 iPhone 之類的產品來說,目前的大量製造技術仍然具有成本優勢,但許多高度客製化的產品,例如助聽器、牙套、手術模型,或是產品生命週期較短的產品,像裝飾品、工 藝品,3D 列印機有其明確優勢,如果再考慮遠程運輸成本及存貨資金負擔,本地生產將有復甦的趨勢,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甚至估計 2020 年時美國可能有 10 至 20% 自中國進口的產品將改為美國製造。

新材料研發的突飛猛進是另一個因素。碳纖材料將在汽車甚至於飛機上廣泛應用,重量減輕,燃料自然消耗較少,奈米技術使得同樣的材質展現嶄新的物理特性, 還有研究團隊企圖建立微生物工廠,以生物製程取代傳統的化學製程,可以應用在萃取植物元素,合成新的蛋白質,或者製造特殊的材質(例如目前實驗室中可以用 生物方法長出電池的電極)。種種材料上的創新不但帶來新的產品、新的應用、新的性能,也將顛覆傳統的生產方式。

要能自己動手,設計的自動化更是一個關鍵因素,Arduino已經成為動手界標準的微控平台,目前的售價不到一千台幣, 還有許多由 Arduino 衍生出來的硬件平台,例如 Arduino 機器人,Arduino 無人飛機等,再加上設計檔案跟各種工具機直接連線,大幅縮短從創意到打造出原型樣品的時間,也推近了創意商品化的時程。

綜而觀之,第三波工業革命跟第二波革命相較,有幾個特性:

一,從集中式生產改變為分散式生產

二,降低硬件創新創業的門檻,突顯原始創意的價值,削弱既存資源擁有者的相對優勢,釋放出更多創新的能量

三,創新活動從精英走向草根,從少數人走向群眾,從封閉、獨佔轉為開源、共享

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不免要回答一個問題:如果革命正方興未艾,台灣是否已經積極參與?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人積極從事自造者運動,透過 Kickstarter 募資的第一部「自造者運動」紀錄片的拍攝者,就是來自台灣的團隊。提供自造者工作、交誼、和交換資訊的空間,在台北也為數不少。甚至於為期兩天的第二屆自造者展覽也剛於五月底在華山文創園區結束。

只是跟四月份在深圳舉辦的自造者展覽(大陸稱製匯節)相較,製匯節邀請到自造者運動圈內多位知名大咖參加,加上 Intel 等國際大廠贊助,以及一百多個團隊參加展覽。相形之下,台北舉辦的自造者展覽仍然停留在園遊會風格,既不見報章雜誌報導,也缺少達官貴人關注,顯然對於自造者運動的重要性,台灣大眾的認知跟國際有很大的落差。

  • 世界在往前,但台灣步伐仍緩慢

近來台灣朝野對於創新創業投入相當多的關注,但對軟硬之間的比重似乎一直沒有很好的掌握。軟件的創意多屬於薄創新,如果沒有國際視野,開頭容易,卻很難跨出台灣市場。硬件屬於厚創新,創新門檻雖高,但持久性較佳,如果跟台灣的核心競爭能力接軌,成功更容易放大或複製。

台灣以硬件製造揚名全球,硬件向來是我們的強項,即使生產基地移往大陸,但台灣廠商仍然掌握設計和關鍵技術。不過時下硬件大廠的經營思維多停留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它的利基正逐漸受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侵蝕。

無論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把野火會燒得多快多旺,新典範正在冒頭,台灣似乎已經落後,如果還不迎頭趕上,台灣的未來難道只有靠美食、休閒旅遊,和小清新的文創嗎?

(文章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圖片來源:John Abella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商業新聞

Micor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