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網編按:人們使用媒介的目的有三種:消費、創造與分享。
20 世紀的媒介發展的主題是消費,但眼下,我們正在越來越多地創造和分享媒介,這是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從門戶、搜索到社交,只是信息接觸形式的變化:推送 → 提取 → 跟隨。
在信息供給遠遠大於需求的今天,一秒鐘內打動受眾去點擊那個鏈接,卻是含金量極高的工作。認知盈餘時代,信息把關人的力量,再度彰顯。這是編輯力量的輪迴。
忘掉信息過載吧,你載入的信息量恰如其分。
這個結論,得之於 3 位分別來自西北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組織了 7 場專題小組座談會,共會晤了 77 位與會者,試圖了解這些新興媒體消費者的心理素質與能力:如何適應這個被海量信息轟炸的時代。
- 「永遠在線」並沒有淹沒你的視聽,反而讓你感到能力空前
很多專家警告,「永遠在線」的媒體環境已經「淹沒」了受眾的視聽,並且正在形成一個反社交的 Facebook 粉絲團。這些 Facebook 的痴迷者更感興趣於「#標籤」(hashtags)而非擁抱(hugs)。
這項研究卻針鋒相對地發現,當信息量流淌於指尖,與會者感到「能力空前」與「激情洋溢」,而不是信息過載。但社交網站沒有獲得同樣的讚譽,當受訪人員談到 Facebook 和 Twitter 時,他們認為是信息的質量,而不是數量,讓他們敬而遠之。
「相較於抉擇引起的精神負擔,很多與會者更享受它帶來的自由,尤其是,廣泛的在線信息面。」這項研究已經被刊登在《信息社會》雜誌上,「我們的與會者,對新興的媒體環境表現出近乎一致的熱情。」
電視,是最受與會者歡迎的媒體源,網站緊隨其後。
然而,電視的新聞頻道,也是最讓新聞消費者們不滿的,他們投訴了新聞直播時的煽情報導。專題小組座談會的成員們,通常樂於從部落格(而不是新聞主播)那裡獲知新聞,儘管他們警惕著線上新聞媒體的可信度與準確度。
社群媒體沒有得到受訪人員的青睞,這些人涵蓋了從 20 多歲到 60 歲的年齡層。77 位與會者中的 22 位,對社交網站有「相當的負面情緒」,只有 9 位表達了「強烈的正面情緒」。
「對社交網站線上行為的厭惡,表明了 Facebook 和 Twitter 不斷推送的別人生活的細枝末節,惹惱了很多人。」研究報告的作者寫道。
在這種情況下,負面的看法被社群媒體網站的聲譽 —— 研究人員稱之為「人們對這些服務的運作方式的普遍預期」—— 火上澆油,更甚於被用戶在這些網站的個人體驗所影響。
但是,請記住,這項發現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77 位與會者中,11 位確實報告了有信息過載的感覺,其中 1 位甚至把他自己比喻為 1984 年美國電影《莫斯科先生》的 Robin Williams。他說,「當他不得不在超市裡挑出一罐咖啡時,他哽咽了,因為有如此多的選擇。這正是我面對所有這些信息時的感受。」
研究報告的其中一位作者,西北大學的副教授 Eszter Hargittai 注意到,被信息淹沒的感覺,最常見於只有基本「網路技能」的人群,他們對瀏覽搜索引擎和社群媒體網站並不熟悉。
- 以「科技曆」來看,這是億萬年前的採訪:網路信息又更爆炸了
這項研究也基於 2009 年的採訪 —— 若記以高科技世界的時間,那是億萬年前。
3 年前,就在研究人員主持專題小組座談會時,Pinterest 還沒啟動,Instagram 還沒出生,Google+ 的閃光不曾掠過 Larry Page 的眼眸,Facebook 還要等些年才揭幕那些全方位透視、全方位共享的「無社交摩擦」應用程序(”frictionless” apps),那時的 Twitter,也只有它現在的一半用戶(7,500 萬 VS. 1.4億)。
2009 年,每分鐘有超過 20 個小時的影音被上傳到 YouTube;2012 年,每分鐘超過 72 個小時。2009 年,Twitter 每天有 250 萬條推特;2012 年,3.4 億條。2009年,Tumblr 有 64.2 萬個部落格;2012 年,超過 5,000 萬個。
近年來,被媒體網站攪動的數據洪流,漾起波紋,催生了一批新型企業 —— 譬如 Relevance、Newsle、Summify(被 Twitter 收購)、Zite、Flipboard —— 它們都有志於馴服氾濫的信息流,於沉渣之中萃取珍寶。
簡言之,過去數年橫行網路的信息量,不是小額地增加,而是被引爆了。信息過載在 2009 年時可能還沒有讓人感到壓抑,今天再問起這個問題,新聞消費者也許會有一個很不同的答案。
(文章來自虎嗅網內容合作夥伴
譯言,譯者為 MapleFlying;圖片來源:
sarah sosiak, CC Licensed)
轉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