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reVPN使用日本在地伺服器‧日本本地IP位址,述不能訪問日本國內網站的情形將通通消失。  深入了解PS5的遊戲輔助功能   PlayStation Indies獨立遊戲優惠活動重返PlayStation Store   《暗影火炬城》標誌性兔子主角雷德文的設計花絮   Bandai Namco發表新LOGO 未來將轉用新的標誌   《Final Fantasy VII Remake Intergrade》:7大提示和訣竅教你得心應手扮演尤菲‧如月   放鬆手部讓遊戲操作更靈敏!電競手部按摩機Bauhutte HAND MASSAGER登場!   「PSO2 New Genesis」推出首個大型更新!開放新地域和解放Lv.35的上限!   【悲報】這次真的倒了…《櫻花革命 ~綻放的少女們~》服務即將結束 

同一個世界 不同的「手機」

科技
「…不過,至少在大城市之間,即使有文化背景差異,學者也發現這些手機使用方式的距離正在縮短中:講電話的限制在減少,短訊及上網應用在增長中。」 不久前筆者還在本欄寫《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互聯網》,互聯網通常被視為一種媒體,但有趣的是手機這種同以電訊服務為基礎的產品,在世界各地由名稱至使用文化都各有不同,原來反而是了解各地人民文化的窗口!最近《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關於手機文化的文章,提出了不少有趣的觀察。 首先由名字開始。在中文世界我們早已留意到中國的「移動」是香港的「流動」,在台灣卻是「行動」,但三地大致上說「手機」是通行的,這與德國人和芬蘭人相近,新加坡人也常說 Handphone。但港人英文通常卻用上 Mobile 一字,與英國人和西班牙人相似,但美國人就仍愛沿用 Cellular 這來自無線網絡基建的技術用詞。 在香港,手機是主要用來通話的,至少對大部份人如是,香港人差不多在甚麼地方也不管三七廿一,照講如儀。但在很多其他地方卻非如此,例如日本就是很多慣了在地鐵等地方大聲講電話的港人大出洋相之地。日本人覺得在公眾地方講電話不禮貌,結果短訊、數據服務愈用愈多,電話通話時間卻愈來愈少,由 2001 年的每月平均 181 分鐘下降至 2009 年的每月 33 分鐘。 有時講或不講也要看基建和收費這些實際情況。例如,德國人本來少言多做,加上東德基建追不及西德,電訊公司一向勸人「快些收線」,令德國人愈是顯得「沉默是金」。但美國人就因為用手機網絡通話可全國免長途費漫遊,加上在汽車內的時間長,反而愛以手機代替固網電話。 用手機的習慣原來也反映各地人民對公共空間的概念。西班牙社會學學者比較倫敦、巴黎和馬德里市民用手機的不同習慣,發現倫敦人把馬路視為「行路的地方」,較少邊走邊講,愛停在像地鐵入口等地方慢慢傾;巴黎人較多在街上講電話,但對大聲地講私事的人仍會反感;馬德里人就百無禁忌,因為他們視公共空間為無所不談的地方,而且他們永遠開機,認為不接電話是無禮貌的事。 不過,至少在大城市之間,即使有文化背景差異,學者也發現這些手機使用方式的距離正在縮短中:講電話的限制在減少,短訊及上網應用在增長中。2009 年全球出廠手機有 3.09 億部,當中 13% 屬智能手機,而有分析員相信,至 2015 年差不多所有手機都會是「智能」的。到時,「手機」又會叫做甚麼? 刊載於《Hitech》 2010年2月11日
TechNow 當代科技

隨機科技新聞

Nord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