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80年代動作巨星將於5月20日在《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與《現代戰域™》爆炸性登場   SIE與RTS共同收購Evo 並發表將於2021年8月舉辦線上大賽   【開箱+實測】它的實力究竟如何呢?EPOS全方位密閉式有線電競耳麥「EPOS H3」!   燃燒吧?KOF XV新角色「草薙京」預告公開!   《GUILTY GEAR -STRIVE-》發售前發布showcase!公開首次曝光影片與時間表!   日本LAWSON與寶可夢「波加曼」聯名於9月21日開跑!還有炸雞塊君「波加曼 檸檬口味」!   Melty Blood 新作「MELTY BLOOD: TYPE LUMINA」上「Fate」Saber正式參戰!!   「Pokémon GO」4月的社群日主角是「藤藤蛇」!另外「天氣週」活動現正舉行中! 

Youtube 點擊的「羊群行為」有學問

科技
1159376_nz_traffic_jam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 對許多社會科學家,經濟學家和數學家,都是很有魅力的,因為網站的用戶表現出了「羊群行為」。 研究人員特別感興趣的是什麼導致某些影片被觀看百萬次,而其餘大多數影片則只有小部分人觀看。 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家Riley Crane,一直用簡單的數學模型在研究這個問題。 Crane 在兩年間監測在YouTube上的500萬個視頻的觀看率,發現祇有10%的視頻的每日點擊次數超過 100次,他更細分這些熱門影片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病毒」影片, 它們會隨傳播逐漸流行,像傳染病般通過社交網絡擴散。 第二類是「有質素」影片,它們先經歷突然增長,然後會觸發傳染病般擴散效應,通過網絡流行。第三類是「垃圾」影片,這類影片經歷短暫的爆發就平靜下來,從不會流行過。 Crane 和他的同事Didier Sornette 比較「病毒」影片和「有質素」影片的統計數字,「我們用圖表來描述數字,發現這兩種影片的觀眾增加和減少的圖表都有特點,一個影片能否在YouTube 的社區內引發群體效應的能力,可以從圖形的形狀確定。」他們用傳播模型,以數學來描繪影片通過社交網絡傳播的活動,發現雖然大部分在YouTube上的活動可以用Poisson 程序表示,但能引發「羊群行為」的影片卻是用 power-law 關係表示。 Crane 認為:「一個社交系統竟然像一個物理系統,是按照特定規則運作,可以用數學方式理解,這點極之吸引。」由於系統展示的power-law 關係機制是無標度(scale-free)的,該模型可以用來在早期階段確定視頻會否流引發群體效應。 Crane 和 Sornette 說,他們的結果還可能用於識別其他領域的趨勢,如在線圖書銷售。我們希望最終能夠解釋為什麼某些產品可以處於社交系統的頂端,而其它的卻不能。這個可能性雖然仍然漫漫長路,可是營銷專家仍然感到興趣。Crane 和Sornette 目前正在商討如何把他們的模型融入網上書店Amazon.Com。 全文 參考:人類決策也具有「羊群行為」
TechNow 當代科技

隨機科技新聞

Add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