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日本Amazon Black Friday優惠!Fire HD和Fire TV系列最多減價14,000日圓!   《Deathloop》爽快踢擊的誕生   【開箱】這做工也太精美!「尼爾:人工生命 ver.1.22474487139…」與「尼爾:自動人形」原創玻璃杯   看《Tchia》裡的「靈魂附身」如何讓你大玩變身   2021年總結!年末舉辦的「RTA in Japan Winter 2021」採用作品發表!   美到令人屏息的畫面表現!「地平線 西方禁地」PS5 實機畫面曝光!   Razer電競椅「Iskur」簡易版「Razer Iskur X」日本發售確定!   奧丁將重返《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史詩級資料片《諸神黃昏的預兆》 

莫乃光:WiMAX雙城記(轉貼)

科技

剛從台灣回來。這幾年一直關注 WiMAX這所謂「 4G」的無線寬頻技術在台的發展,今年終於開通,體驗過其速度、覆蓋和應用,不能不問為甚麼香港沒有?

分別是,台灣政策上銳意發展 WiMAX,為了配合其高科技產業,從相關晶片、電訊設備、終端儀器甚至手機等的設計和製造。香港的技術中立監管政策,總之頻譜價高者得,其他的就「市場主導」。當 3G發牌時,有科網熱潮帶動還好,高價投了回來還算盡快推出市場,到現在取得了 4G頻譜的卻是 3G營運商,無意推出更快的服務,以免「自己打自己」。

很多人說 WiMAX不行,連 Intel也燒了鬚,最好不碰,等下個標準 LTE為上。這只是自圓其說。

首先, Intel一廂情願要把 WiMAX注入晶片層面,無法成功與這技術在裝置和服務層面發展,並不代表 WiMAX科技有問題,事實上 WiMAX已在美國廣泛應用。

至於 LTE則名副其實,是 Long Term Evolution,卻變了 3G營運商的 Long Term Excuse。在美國和台灣等地的規劃, WiMAX正好成為 LTE的最佳過渡技術,最好是把它拿來用,不是把它跳過。跳過了它,消費者要舊技術,少了選擇,業界也少了獲得經驗的機會。

當筆者拿着幾部手機、 iPad及筆記本電腦,透過 4G在台北快速地上網,才想起外國朋友在港五星酒店投訴 Wi-Fi訊號微弱,我們的電訊基建優勢,是否已靜靜地流失了?

莫乃光

《2010年9月11日刊於蘋果日報》


Filed under: 電訊, 流動電訊 Tagged: 莫乃光, 蘋果日報, WiMAX Go to Source
TechNow 當代科技

隨機科技新聞

Gear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