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裏,打工的想創業,是普遍現象。創業的想有一天投資,也常見;大概有如年紀大不能再落場衝,會想有機會做班主,止止癢。
做天使投資,一般不是正業,求財不是重點。認識一位長居矽谷的天使,每年回港兩次與不同 Startup見面。他說,其實每次下注,都先假設把錢倒落大海,投資主要是想幫香港後輩一把。
對創業的來說,天使資金重要,創業已夠難,再加一份正職的負擔的話,讓半臂,是難上加難了。資金以外,天使大多數有落場踢的經驗,且在圈中浸過,有一定人脈。這些經驗和人脈肯定有助提高勝算。 Startup難言把握,都是跟風居多,有具江湖地位的天使的垂青,吸資機會倍增。
非以回報量度戰績
量度天使的戰績,通常不是論回報,牙骱( bragging rights)往往更重要。當然,金錢上,天使用哪一個估值入股,結果可以差很多,但一般是論名氣。假如投資的公司最後賣了給蘋果,或當年曾入股 Google、 Facebook、 Admob等於微時,可說是最高榮譽。
天使可不是有錢就能成功。假設你有美金一百萬注碼,走一趟矽谷花多眼亂,間間都好似得得地,又好像差點甚麼,履歷亮麗的大把人追,少人問津的又未必敢信自己獨具慧眼,不容易。
潮流大勢,一方面天使職業化,另一方面風險基金紛紛天使化,加上易錢氾濫,對創業團隊來說,是難得機遇。
宋漢生
《2010年9月18日刊於蘋果日報》
Tagged: angel, investor, 天使, 宋漢生 Go to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