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集結Sony黑科技之5G旗艦「Xperia 1 III」正式發表!   CyberZ與人氣大逃殺遊戲《荒野行動》締結夥伴契約!   不用懷疑!電競吸管「Razer Reusable Straw」登場!   《暗黑破壞神 II:獄火重生》打造控制器體驗   PS4™『Virtua Fighter 5 Ultimate Showdown』於今日在PS Plus每月遊戲上推出!帶來嶄新視覺圖像與功能的最新作!   G-GEAR與MSI共同開發的電競PC「G-GEAR Powered by MSI」新型號發售   二宮和也將成為「龍族拼圖黨」黨魁!?龍族拼圖新電視廣告放送確定!   社會人士專屬的電競聯賽!日本「AFTER 6 LEAGUE」Season2確定登場! 

把衣服穿好!設計師面試成功的三大關鍵

手機

(本文作者為小米共同創辦人黎萬強。以下文字以作者第一人稱撰寫)

創業是否能成功,值得相信的團隊和值得相信的人最關鍵。 方向有大小,時機有早晚,但只要人靠譜,堅持走下去,終究會走向成功。

我發現「如何找到可靠的設計師」在我的朋友圈的需求性很高。

作為小米的共同創辦人,我是一個設計師出身,而身邊多數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創辦人團隊都是技術或市場背景,極少有做設計的,所以經常有朋友讓我推薦設計師,包括找我聊如何面試設計師。

設計師可不可靠,其實就是是不是真材實料的區別。我面試設計師的方式比較簡單,一般就是「一看二問三推敲」。

  • 一看:看他穿什麼,就是以「貌」取人

所說這個「貌」不是說外表的美女帥哥,是指氣場和氣質。看看他穿的衣服鞋帽,往往就能體現設計師的審美能力和搭配能力,能讓你感知到他的個性和生活品質。

更直白說,設計師的工作是包裝和美化,能設計出好作品的,大多數都得有意識和習慣先包裝設計好自己。

  • 二問:問他玩什麼、看什麼。

問玩什麼。就是判斷他是否見了足夠多的好設計,無論是工作和生活的。

做設計某個角度講就是再設計,把各類設計元素重新組合。見過足夠多的好設計,對做設計的效率是有幫助的,同時身邊的好設計,等於建立了一個參考坐標,有時候也決定了設計師做設計的高度,這些好設計就是他的天花板。

可以從生活日常設計聊起,比如一個 B&O Play Beolit 的小音箱或無印良品的香薰加濕器……好的設計師這時眼中自然會發光,如果是第一次看到實物甚至會充滿好奇地立刻把玩下。

好奇心還真的是稀少品。如同幽默是智慧富餘的表現,好奇心是勇氣和想像力的外在展示。好奇心不斷,才有持續的學習欲望和能力。好的設計師會不斷把自己放空,不斷對外探索,再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新的創意、優秀的作品才能不斷出現。

聊聊工作領域的設計

在找 MIUI 的界面設計師時,我會問他手機常玩的 App 是哪些,甚至讓他把手機桌面滑動我看看到底裝了多少。

對自身所在領域如果沒有持續的嘗鮮衝動,沒有研究和玩的熱情,我不相信能成長出優秀的設計師。我記得 10 多年前我一線做界面設計時,別人玩遊戲我玩軟體,碰到做金山毒霸殺毒軟體項目,我的電腦裝了不下 8 款殺毒軟體,殺毒軟體基本都在後台運行,把我電腦都拖到慢如拖拉機。

問看什麼,主要看他是否有深度閱讀的習慣

如何判斷設計師的境界?可以問問他有沒有保持深度閱讀的習慣。

我一直建議設計師們在做了 3 ~ 5 年後,去深度了解自己所專注的一項設計體系,或者欣賞的某個專家體系的設計。譬如喜歡無印良品,就去深度研究無印良品的整合產品展或背後的設計大師原研哉,深澤直人等。

在當下數位媒體時代,設計師如果只要找一些設計元素、資料,搜索一下就能得到,太方便了。

但是,這些碎片化的圖形、元素和某個作品本身,只能提供一些氣質和靈感,而無法給予系統性的知識。

早些年,我在一線做了很多項目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把我之前喜愛推崇的設計師的作品,全都按照縱軸線完全地重新閱讀審視了一遍。

那真是非常美妙的感受。比如香港設計業的代表人物「靳、劉」(靳埭強和劉小康,他們的代表作有中國銀行的 VI 體系和屈臣氏蒸餾水的瓶身),海報圈日本的福田繁雄、德國的岡特·蘭堡,觀察他們作品體系中的設計哲學和表達邏輯,是對自己認識的重新碰撞、印證和沉澱。

  • 三推敲:推敲他做設計的作品細節、風格穩定性、做設計的態度

看設計師作品的一些細節,能看出設計的基本功和基本修養。這些細節就是比如說一個圖標 Icon 裡的一些陰影的深淺和距離,一個網頁裡用了多少種字體,如果一個網頁用了超過 3 種字體我都基本略過。

對於從業超過 5 年資深設計師,會挑戰他的風格穩定性。有些設計師偏小清新也有偏質感。但這兩年的作品是否風格一致。

做設計的態度就是是否願意繼續一線做設計,還有是否願意下決心做設計。

上面就是我自己面試設計師「一看二問三推敲」的思路。當然,如果你本身是懂設計的老板,其實最有效更簡單的就是看作品就可以了。前面所說「一看二問三推敲」你都可以忽略跳過。

在好作品面前在真正厲害的設計師面前,很多規則是無效的。比如所說的氣度,比如所說的專業出身。


(小米四位資深設計師唐沐、梁師傅、任恬、鬥爺)

小米現在有四位資深設計師唐沐、梁師傅、任恬、鬥爺。比如鬥爺,在公司內部被稱為「米兔之父」。他很厲害,但實際招他進小米時,還有別的合夥人大犯了一番碎念 —— 因為他看著「太不設計師」了,外形隨意得就像路邊黑暗料理界小飯館老板。他也經常自我調侃自己是設計組跑龍套的。

又比如唐沐,他是國內頂尖的設計師,加盟小米前在騰訊做到 CDC(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總經理。但他看上去也非常不像設計師,而是全身上下洋溢著「Geek Coder」氣息。實際上,當初他出道加盟金山我面試他時,他也不是科班出身,專業讀的是會計。

相反,有的看上去非常厲害的設計師可能不斷跳槽、履歷輝煌、身居高位,但能力卻是一般。

找設計師要保證成功率,在之前的工作崗位設定很關鍵。不要一下子就想著找全能超人式的設計師。

  • 設計已經是極度細分的行業。

從崗位分,大致分平面,界面,網站,遊戲,交互。

遊戲裡還可以做細分,原畫場景,人設,3D 建模,動畫等等。從體系分,大致可以歸納為視覺和交互兩大類別。如果你要招一個交互設計師,應該更看重他的人機交互,產品分析和表達力,而色彩及造型基本功就不必要求過高;而招一個視覺類別的設計師,他的設計基本功則是最重要的。

視覺和交互都算得上真正精通的,或者視覺裡能做平面又能做好界面的,都是鳳毛麟角。實際上,大多數優秀的設計師,往往都有嚴重的偏科。舉個自家的例子,「米兔之父」鬥爺,就是業內頂級界面、Icon 設計師,但你讓他做張海報的話,結果往往看不下去……。

  • 找到可靠的設計師後,如何相互合作很關鍵

不管多資深的設計師,一定要在一線做設計!其次,設計師一定要敢於面對作品的審美挑戰,當你的作品面對質疑時,你要想想好的商業設計創意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更直接地說,是要雅俗共賞。

我認識的很多頂級設計師到今天依然在一線,像 RIGO 的創始人 Robin,他帶領的團隊參與了 MIUI V5 的視覺設計,也包括我們小米所有的設計主管都在一線做最重要的項目。

我自己的經驗也是來自第一線的磨礪和積累

2000 年畢業之後,我就加入了金山,從零開始組建起了金山的設計中心,在第一線連續工作了 6 年。那時起,金山就有了非常開放的設計交流氛圍,有時一個 LOGO 或海報方案,為了測試大家的反饋,我從頂樓 6 樓一直問到一層飯堂的廚師,得到的回報不僅僅是作品的改進,我每次晚上加班在飯堂點蛋炒飯,總會意外有多加蛋或多加肉,呵呵。

後來我經歷過金山轉型互聯網,再到聯合創辦小米,個人也轉型做了互聯網產品和運營,但 14 年間,跟設計始終一直密不可分。

在創辦小米時,從公司 LOGO 設計、網站、MIUI 界面、手機包裝,到每一張微博的海報圖、每一次發布會的 PPT 和會場設計,不僅僅是拍板決策,我更樂於參與其中和設計師們一起腦力激盪、創意甚至畫草稿。

在 IT 互聯網領域裡,雷軍大概是最早意識到用戶體驗重要性的大佬,金山相應的團隊也是在國內建立最早的,所以今天互聯網行業公司的設計主管或第三方設計公司老板中,不少都出自金山。

到今天,小米的設計師團隊在國內也是頂尖的團隊,我們 1500 人的研發團隊中,設計師就有將近 100 人。正是這群優秀的設計師確立了小米品牌的視覺靈魂,前面幾篇筆記中,我也說到過,他們的作品對於小米品牌營銷的關鍵貢獻。

最後,管設計的老板們,效率和創意是矛盾的,平常還是給設計師同學們多空間發揮吧!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虎嗅網》、《PingWest》;原文出處:Business Insider ; 圖片來源:dtanist,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手機新聞

Disney Plus